今天看了易中天寫的大話方言
裡面有一首談到 "兒化韻" 的民歌
充分體現了兒化韻的況味:
小小子兒,坐門墩兒,哭哭啼啼要媳婦兒
要媳婦兒,幹啥兒?
點燈,談話兒,吹燈,作伴兒
明兒醒來綁辮兒
這首民歌讓人看到了日常生活樸質的一面。
易中天在書中也提到了天津方言
幹活威泥,說話離奚,背後說三音
崴泥,就是做事拖泥帶水吧
離奚,說話不靠譜
說三音‧‧忘了!
也有提到上海話常用的一些詞彙
如 "莫牢牢" "特" "看不懂" (意思不同)
這些書其實我在台灣也蒐集了不少
之前對於台語及客語、廣東話相當有興趣
在大學時期也跟同學學了一點
市面上關於方言的書也讓我買得差不多了
這本書是出版於抗戰前的上海昇平年代
很多易中天說的 "上海話" 或 "寧波話"
都成為台灣的標準國語了,不曉得大陸是不是不同?
像 "棧" 形容東西好,台灣也叫做 "贊"
但我在下意識中總覺得這個字是 "台語" 啊
漢語的複雜性與多面向,在我最近閱讀的一些大陸語言學家的研究中
可窺一斑!
關於文法的研究
比較有系統的就屬這本了
這本書有兩個版本,一個為中文版一個為英語版本
我買的是譯過的中文版本,省得再回頭想些專有名詞
這本書的看法很多已經與現今研究得有些脫鉤了
不過還是相當不錯的一本基礎參考書
最近剛買的 "漢語教學參考語法" 就是本相當不錯的書了
目的群是外國學生,所以很多文法的重點是針對外國學生的錯誤
並從中找出 "規則"
尤其像 "了" 這個字,很多外國學生會誤用
原因就是把它看成了 "過去式" 的 Partikel 來用
這點在德國上課時,也聽到了其中的誤論
所謂 "盡讀書不如無書"
有時Wikipedia的知識還是不能照盤全收才是
尚有一堆書未介紹,等有空再聊
Tschuessi!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