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100405

學過法語的人都知道

法語的發音對講台語 (或閩語) 的人來說,比較容易了解

因為 "國語" 沒有濁音,也就是沒有b, d, g的發音

所以很多大陸和外省人的英語全用 "清音" 取代

講到這裡很多人會有意見:不是啊!國語有 "爸" ba "刀" dao "過" guo 啊!

錯!爸、刀、過 對歐美人士而言,發音為 "pa、tao、kuo"

當初反對漢語拼音的人就是反對這種 "類化" 會對學習其他外語產生困難

而中文的 "八" 和 "趴" 對歐美人士而言都屬於pa,差別為不送氣與送氣

〈語言學標記為:-aspirated or +aspirated〉

這也是為何英文中 speed, pin 的p對中文人士而言為不同發音,但英語標記卻相同

據研究者表示,這兩種發音在句首發氣音 (+aspirated)的美國人大約有70%

而少數會把pin念成 "並" 對美國人而言,並無區分意義功能,所以會被視為同一發音。

法語剛好相反,p的發音會趨向於發成 "逼",這在拉丁語系的學習上至關緊要

但是事情沒那麼簡單:

1. 對講國語 (普通話) 的人而言,清音有兩種發音而且有意義的分別 ( distinction in meaning )

可是對韓國人來說,清音分為三種,比中文多了一種 "迸裂音",就像人喝水嗆到了吐口水一樣的強音

而且有意義的區別

〈這就是韓國話難學的原因,而且沒那麼簡單‧‧有些字也跟英語一樣,在字首、字中發音不同〉

而濁音是什麼?就是台語的發音 "我" gua “外靠" gua khau〈注意!kh的發音即為 "科"的輔音〉

“囝仔" 跟 "印仔",還有 "宜蘭"是 gi 不是 i

還有 "肉" ba 和 "爸" pa 是不同的

這也是台語發音受到國語影響後"國語化"最嚴重的幾個發音

http://tw.myblog.yahoo.com/jw!zULuPlKZHxNLYLErmPmaGjc-/article?mid=251

台語發音特點,可以參考以上網站

還有,濁音也不只一種發音喔!在西班牙語,有兩種發音

之前我在研究所寫過相關的小論文

比較三種清音與兩種濁音

簡單的說就是:

國語:兩個清音 ㄅ 八 跟 ㄆ 趴

台語:兩個清音 一個濁音

韓語:三個清音 一個濁音

西班牙語:一個清音 兩個濁音

 

2. 還有一種發音稱為 "鼻母音",在國語這沒有意義的差別,但在台語發音是不同的

最著名的一組就是:

"肝" kuaN 〈兩個音代表鼻化音,等於a後加個 "ng" 的發音一起念出來〉跟 "歌" kua

"生" siN 跟 "西" si 等等〈在這個例子中 "生" 是泉州音, "西"是文言音〉

那麼,國語沒有鼻化母音嗎?其實有喔!請大家發一下 回答的 "答" 字就知道了

雖然寫成  "da3" 但是其實台灣的母語人士是偏唸成 daN3 帶鼻音

但為甚麼我們寫成"ㄉㄚˊ"呢?但唸成四聲的 大 "ㄉㄚˋ" 就沒有這種現象

另一個很常見的是 "他" 的鼻化結尾,在台灣的田野研究 (field research) 中

有八成以上的民眾都是發 taN 的發音,而不是單純的唸成 ta

以上所談其實是在社會語言學的研究範疇中

因此,台灣教外籍學生是不是…甚麼時

在實際生活中,有七成的答案是 "對" 或是 "ㄏㄟ" 而不是說 "是"

這當然跟台語的影響有關

聽到網路上有人說 "發音標準" 很重要

但實際上沒人可以說 自己的話為 "標準語"

就連同質性高的美國,也無法定義

這牽扯到歧視與認同

2009-6-9 上午 12-03-33_0174

所以大部分美國人發的英語就叫 "General English"

但其實美國建國十三州的發音跟這種 "GE"是不一樣的

〈比較偏英國腔,跟北加拿大連成一塊〉

GE的代表為中西部的居民,不包含南部與東部

而英式英語也放棄標準英語而稱為 "Receptable Pronounciation"

簡稱 RP

英式英語光是倫敦附近就有許多完全發音相差很大的方言

如倫敦方言、Cockney方言〈倫敦貧民窟英語,貝克漢的英語就是〉

劍橋方言與諾丁漢方言‧‧等等

所以,只要能 "溝通" 的語言就是 "可接受" 的發音

這成為英語教師的標準,台灣還有老師

一直強調 "發音" 的 "北京化" 與 "標準化"

其實是完全不符合時代潮流與充滿 "歧視"的!

因為,標準語不過就是一種 "優勢方言" 罷了

既然是用於溝通,那何必強調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