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買了幾本講粵語的書
大概都是在教香港人如何學 "普通話" 的書籍
這本書其實之前在三民書局都快讀完了
特地等到昨日"會員日"去買打七五折後又打九五折
確實划算〈因為香港書比台灣書還貴〉
裡頭有些很好笑的俚俗比較
也介紹了普通話的一些流行語詞
像:貓兒膩、小蜜、蛋白質、白骨精等等
〈後面兩個應該是台灣傳過去的〉
蛋白質可能有些人比較不懂是:笨蛋、白癡、弱智的總稱
有個關於香港人講普通話的笑話是這樣的
女:老公,外面有沒有鯊魚
男:我不在海邊,看不見
女:電台沒講嗎?
男:電台沒說有鯊魚
女:那你看看瞭望亭外邊就知道有沒有鯊魚了
男:你傻啦,即使用望遠鏡,也不一定能看得到?
女:那你看看有沒有人打傘就知道了
‧‧‧‧
發現了嗎?這裡面的詞彙很多是廣東話照搬翻成中文講的
一是跟台灣國語語感差異極大
二是鯊魚‧‧其實她是在問:有沒有下雨啦
難怪乎俗話說:
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廣東人說官話
大學有位同學是香港人,她講的國語可真是讓人聽來費力啊
這本書的用意也在教導香港人學習普通話
只是裡面提出的大半詞彙,在台灣早已被吸收成了台灣國語的一部分
當初有人說普通話與國語的差異僅在小部分的詞彙
此言差矣!如果仔細比較,很多地方都是有 "眉角" 的
包含語法的異同之大,可能超越了美英語的不同
這也是可理解的,畢竟大陸在發展上因為受到共產主義的影響
詞彙方面的意義與台灣是有差距的,照我的觀察
再過幾年這種差異就可以弭平了,為甚麼呢?
因為很多的港式國語與台式國語已然悄悄登"陸"
所以現在也很多人說 "美眉" 了
語言在社會情境下會隨著時間而演變,這本無可厚非
可惜保守的語言學家卻堅守語言的 "正確性"
讓人納悶,語言無所謂正確,只能 "流俗"
當一堆人說同樣的話時,它就成了正統
這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用"國語"溝通的緣故,不是嗎?
這個題目也讓我想到昨夜的晚餐
是在廣式餐廳的一頓飯,可惜大失所望
可見平時甚麼美食部落格的,別看太多
很多介紹的食物根本就不夠‧‧水準
尤其昨天吃的那個 "貓食" 只能 "填邊胃"
有圖為證:
燒肉兼臘肉套餐只得這些菜,米竟然是越南長米
湯竟然是苦瓜湯,哀!
燒賣不錯,但還是稍嫌貴了些,看來到廣式茶餐廳
還是點點心比較好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