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電視上重播的 "達文西密碼"

Da_Vinci_Code

Dan Brown 成功的讓歷史的"陰謀論" 成為螢幕上的 Blockbuster

類似的電影還有Nicholas Cage的 "國家寶藏" 系列

national treasure

這兩部電影的成功,更有了續集的誕生

可見打破 "禁忌" 和 渴求 "知識"

對人的誘惑有多強

為何歷史的不同解讀讓人如此入迷?

為何我們苦苦尋求一個 "不一樣" 的解釋?

還有,是否真的有所謂的 "正解"?

對於 "理性" 的追求,會不會到頭來反讓我們迷失了?

清末四大名案不斷改編、搬上螢幕,也是這樣

刺馬、楊乃武與小白菜‧‧這些耳熟能詳的戲碼

都是利用人們對 "謎團" 的喜好,還有事件處理當時的 "黑幕"

引發大家的深究‧‧‧

下面這張圖是之前看過的日本影片 "梟之城"

腰之沉

這些小說改編成的電影之所以吸引人

在於揉合了真正與虛構的史實,讓人如夢似幻的踏入時空隧道

彷若親見歷史的創造

"梟之城" 有一點不一樣

他試圖說服觀眾

顛覆傳統的 "歷史的解釋權"

當刺客到城裡要刺殺豐臣秀吉

秀吉說了:"你以為我有辦法決定嗎?"

秀吉說明了不是我當權,我想幹嘛就幹嘛

他不過順應時勢而成,也就是 "時勢造英雄"

他一旦反對這些潮流,很快江山就有 "能人" 代之

這種歷史觀點認為:歷史並非可由一人決定

也就是說:"大環境" 決定了歷史的進展

就算時空倒流或情勢重造,也無法改變甚麼

而氣候、地形環境形塑我們的認知

緯度與高度區隔人群語言與想法

簡單的說,所謂 "自由意志",在群眾中根本沒那麼重要

〈證明這點的社會心理學實驗很多〉

我們是隨土地、靠天候,選擇想法的人群

〈我們得區分個人與人群,每個人思考有差異

相同人群想法卻類似,所以才有所稱 "民族性"〉

其實也間接說明:

希特勒能夠當權,其實是 "符合"了當時的主流民意

文革之所以壯大也是社會氣氛使然

〈這點可以問問張承志,紅衛兵是他發明的,小說寫的還不錯〉

而這些主流與氣氛都與當時的地理、氣候與社會情勢息息相關

只是當歷史的潮流倏忽變幻了,或結果達成了,

為了撇清責任

最佳的處理方式,就是把錯誤全推到些 "替罪羊"上頭

這在經濟學上也沒錯

因為處理複雜 "多重債務" 最 "快" 最 "經濟" 的途徑

就是把債務 "集中化",再一下子 "打消呆帳"

而其他人便可心無罣礙重回生活正軌

假裝自己無罪,聲稱自己也是被害

即使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牽扯連結

〈像納粹過後的德國!這也是為什麼基督教一直強調人的原罪〉

這樣就無須面對良心的譴責,也省卻跟後代解釋

一切就歸諸於不可抗力‧‧‧

台灣的 "白色恐怖" 儼然是場噩夢,無須追究誰對誰錯嗎?

人們不願為發生的史實負責,導致日本人的否認 "南京大屠殺"

〈大陸的紅衛兵多達1000萬人,這些人後來怎麼了?〉

也導致大屠殺不斷的在世界各地重演

人的理性有時候不堪一擊,讓人失望啊!

●  ●  ●

name rose

高中時看過史恩康納萊主演的 "The name of the rose”

沒錯,大概二十年前這本書就被改拍成電影了

包括流行的歌劇魅影在十多年前我也在華盛頓看過

其實這齣由小說改編的戲劇已經風行數十年

2005-5-25 上午 03-51-32_0088

"香水" 這本書也是在大學時看的,有時候流行是這樣的

真正好的作品並不會被時間埋沒

2009-6-28 上午 03-00-57_0829

底下這本書是十多年前在美國時買的英文版本

2009-6-10 下午 09-22-43_0450

這本書為什麼如此重要,在二十年後

竟然還看到在德國有個 "小鬍子"還在看這本書!

不曉得他是否注意到這本書除了 "百科全書寫作方式"

與迷宮般的線索外,代表的背後意義?

究竟有何意義呢?

請待下回分解,順便另闢新章將Umberto Ecco的作品一併介紹

肚子餓死了,去吃早餐先

 

PS. 辦信用卡的女代辦專員打了二三十次電話提醒我重辦,我還得跟她解釋半天

為什麼花了兩個月還沒辦信用卡,而我對她一無所知,只是個電話的聲音

她卻知道我很多事情,在哪邊工作,現在在台北,家住台南甚麼的‧‧‧

讓我有些莫名的恐懼‧‧

PS. 還有一本書忘了介紹,那就是米蘭‧昆德拉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改編成電影 "布拉格之春" ,以前在台上映還是限制級的

大學時還跟個哲學系的女生討論過這本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