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33846604801124431

昨天在東森電視台看到龍應台專訪,談到她的新書

關於一九四九年的歷史,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 "國殤"

我必須承認,我從來沒喜歡過這個作家

但是,她確實成長了,筆調裡的犀利批判被柔和敘述取代

關於一九四九的故事太多,關於中國人、台灣人的苦難更多

龍應台因此說了:我們長在這個匯集所有失敗者的島嶼

但她也公開表示自己以身為失敗者第二代為榮

電視裡除了專訪龍應台也訪問了這些本在六十年前八竿子打不著的一堆人

一個台灣少年

被日本皇軍徵兵到了新幾內亞的拉包爾島

訓練成專門打犯人耳光的監視員

另一名吳**則是參加上海抗日敵後隊被捕

成了俘虜關進了拉包爾島

兩人卻在戰後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台灣‧‧‧

陳清山、吳阿吉兩名台東卑南鄉泰安村的原住民

〈也就是阿妹住的泰安村〉

十七歲時為了有書讀有飯吃被一九四五年的國民黨軍隊誘拐進了軍隊

莫名其妙參加了不屬於自己的戰爭─漢人的國共內戰

在徐蚌會戰中吳阿吉被中共俘虜,成了八路軍

反而成了對抗自己族人陳清山所在的國民黨軍隊

後來國共內戰結束吳阿吉還參加了韓戰對抗美國人

有些台灣人被美軍 "解放" 回到了台灣

而吳阿吉與陳清山卻從此離鄉背井五十載

等到能回家時,所有親故早已亡佚‧‧‧

P1110505

一將功成萬骨枯,是的

還提到一個故事是一位軍官愛上了個少女

央求他的家人把女孩許配給他

女孩母親的條件只有一個:把十一歲的兒子也順便帶走

問題是陰錯陽差的,女孩沒上著船

這個十一歲的少年卻來到了台灣

從此他再也沒看過自己的父母

一九四九年的台灣

就是一群流離失所者的歸宿

失去國家認同的台籍日本兵

和失去領土的國民黨殘餘部隊

帶著他們過往的傷痛

全都留住了

龍應台也是

影片一開頭她就說了

她的名字是本名:龍是父親的姓,應是她母親的姓

台當然是她出生的地點

她母親是浙江淳安人

淳安?在哪裡,恐怕連浙江人都不知曉了

因為這個城市已經沉在千島湖底

就像有個朋友他父親來自四川宜賓

宜賓也在長江大壩底了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MAIN_ID=388&f_SUB_ID=3819&f_ART_ID=210811

適逢大陸慶祝十一建國

很多藝人爭先恐後,巴不得能在這年度大戲 "建國大業" 中

露個臉,哪怕只是那幾秒鐘‧‧‧

也能討個 "愛國藝人" 的 "美名"

這種爭相討好當權者的 "勝利者歷史觀"

在威權國家中常見

以戰爭的光榮來取代痛苦的記憶

在不自由的國度裡頭

歷史的解釋權握在強者手中

但真相呢?

問題只能是:真相是何人眼〈"演"〉"中" 真相?

W0200904075034133370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